首頁 » 犬貓醫學知識 » 看中醫/中獸醫的基礎知識與心理準備(中)
看中醫/中獸醫的基礎知識與心理準備(中)

看中醫/中獸醫的基礎知識與心理準備(中)

看中醫/中獸醫的基礎知識與心理準備(中)

作者:美樂狗.千金爸

人看中醫和毛孩子看中醫最大的不同是毛孩子不會說話,人看中醫可以回答中醫師的問診,包含身體的狀況以及治療過程的反應變化。毛孩子不會說話,無法反應身體的狀況以及治療過程的反應變化,因此毛孩子的家長就必須細心觀察毛小孩各種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習慣、飲食的反應與變化。在西醫來說,盡管毛孩子不會說話,西醫的醫學工程有許多儀器可以測量或是呈現毛孩子的生理是否發生一些狀況,但是這不是百分之百的,仍舊有許多疾病或是病痛不是儀器可以測量或是呈現出來的。況且即使有許多儀器可以測量或是呈現毛孩子的生理變化,但是畢竟判讀還需要靠醫師,能否精準的判讀也需要知識、經驗與技術底子了。

毛孩子看中醫,那更不用講了,比起西醫來說,中醫沒有甚麼儀器可以測量或是呈現出毛孩子的病痛。中醫的診斷工具是「望」、「聞」、「問」、「切」。「望」就是觀察,「聞」就是聞氣味、聲息,「問」就是詢問病史、病況與作息飲食,「切」就是脈診與按診。其中的問診當然不是問毛小孩,而是問毛小孩家長,而許多「望」、「聞」的項目也必須「問」毛小孩家長,因為許多「望」、「聞」的項目都不是在看診時就會出現來供觀察,例如夜間或平日的精神、病況發生時的病色、嘔吐時機與嘔吐物、大小二便的顏色與形態、眼睛血絲出現的時機與程度、呼吸喘息、咳嗽的時機與變化⋯等等,中獸醫仍然需要透過毛小孩家長平日的觀察與紀錄來瞭解。

因此,如果要讓毛小孩看中獸醫,毛小孩的家長勢必要瞭解中獸醫的診斷依據有那些,毛小孩家長平時就要根據這些來觀察紀錄毛小孩的變化,才能提供給中獸醫充足的資訊來準確判斷。

另外,很重要卻常被忽略提供的一個資訊,就是時辰和季節,也就是病況或行為發生與變化的時辰與季節,例如毛孩子常咳嗽,一天24小時12個時辰,哪一個時辰比較常出現?如果是舊病或慢性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那一季比較頻繁出現?或例如毛孩子喝水的行為,是白天喝水多還是晚上喝水多?又例如毛孩子皮膚搔癢,是白天嚴重、還是午間、黃昏抑或晚上嚴重?又例如毛孩子耳朵紅,是天冷比較紅?還是天不冷比較紅?是夜間才紅?白天、午間不紅?抑或整天紅?這些都是因為人體的運行與每天每月的日月運行都有關係,這樣的時辰、季節資訊對於診斷疾病與身體狀況也非常重要。

如果無法充分掌握這些毛小孩的資訊來提供給犬貓中醫(中獸醫),將會讓中獸醫對於疾病與身體機能的變化與發展的判斷失去準確性,這樣一來,醫療的效果(治已病)自然不佳以及中醫可以治「未」病的契機更不容易出現。

然而,犬貓中醫(中獸醫)的診斷依據有那些呢?我們根據中獸醫四診的「望」、「聞」、「問」、「切」分別說明如下:

「望」就是觀察,觀察整體與局部的神色、形體、姿態以及局部的頭頸、五官、被毛與排出物⋯等等。

望病位
望精神
望病色
望形體
望姿態
望步態與臥坐態
望頭頸
望五官:眼、耳、鼻、舌、口、齒齦、咽喉
望被毛
望皮膚
望爪甲
望分泌物:淚、唾、涎、痰、涕
望嘔吐物
望二便

「聞」就是聞氣味與聲息。

氣味:
聞病位
聞口味
聞耳味
聞痰涕
聞體味
聞嘔吐物
聞二便

聲息:
聞呼吸
聞吠聲
聞咳嗽
聞呃逆與噯氣

「問」就是詢問病史、病況與作息飲食⋯等等。

問病位
問病況
問病史
問寒熱:局部部位的冷熱以及怕冷或怕熱。
問行為
問觸痛
問口渴
問飲食:飲食內容、食慾、食量、行為
問口味:口腔味道)
問分泌物:淚、唾、涎、痰、涕
問嘔吐物:頻率、形態、顏色與氣味
問二便:頻率、形態、顏色與氣味
問睡眠
問牝牡(前陰、行為)

「切」就是脈診與按診

脈診:
判斷脈的型態
判斷脈的力量

按診(觸、摸、按、壓、叩)
按病位
按頭頸
按下顎與下頜
按頸項
按胸脅
按脘腹
按四肢
按兪穴與募穴

以上就是中獸醫瞭解病患以及判斷疾病所藉助的方法以及所需要的資訊,毛孩子的家長可以根據以上的內容,在平時養成觀察甚或是紀錄毛小孩各種生理、行為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以便於毛孩子就診中醫時可以提供完整的資訊給中醫師判斷。而中醫強調四診合參,也就是要「望」、「聞」、「問」、「切」並用,無法獨立為之。四診合參並用才可以據以互相對照佐證,而不會失之於武斷而錯誤診斷治療而產生所謂「壞」病!

網路、電話問診或是沒見到病患就可以診斷開藥?

中醫的診斷既然是「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就不應出現所謂網路、電話問診或是沒見到病患就可以開藥的情形,撇開醫療法規的要求規定以及四診中的「望」、「聞」、「切」診都需要看到病患,即使是問診的內容資訊都必須透過「望」、「聞」、「切」診來對照確認,而不是根據毛孩子家長的描述與說法就據以診斷開藥。許多從事醫療工作的醫師或獸醫們都清楚病患(人)或毛孩子家長的描述不一定完全正確無誤,甚至可能不是真實的。因此,「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缺一不可。如此反覆對照印證才能明辨八綱(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因此,從未見過病患就可以診斷開藥治療不僅違反醫療法規也會陷病患於危險境界!有些醫師初診見過病患,複診或原方取藥透過網路電子郵件或是電話診斷開藥則無可厚非(但基本上可能還是有違反醫療法規之虞)。

使用FB留言意見

關於 Karen Lu

留言功能關閉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