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為了糧食短缺而投入實驗室生產人造肉中,而美國有一家新創公司Wild Earth也正積極研發給犬貓專用的「純素」及「人造肉」飼料。Wild Earth剛獲得美國生命科學公司IndieBio支持,打算針對美國300億美元規模的寵物食品市場,生產「乾淨」的寵物食品,以「麹菌救國」的方式讓人類逐漸接受實驗室人造肉。
Wild Earth在去年11月獲得了4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計畫在今年春季推出實驗室培養出的素食狗糧,然後在未來一兩年裡,生產由小鼠細胞培育的人造肉貓糧。
由於環保風時興,據說光是2017年,人類的素食整體市場即成長了8.1%,Wild Earth這家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有一位是日本人,從醬油、味噌和清酒中都會用到的麹菌(koji)得到靈感,將麴菌放入甜菜提煉的糖漿中,然後將提取物如豆腐般按壓,再切片並加以烤焗而成,這種實驗室做出來的產品看上去像乳酪餅乾,而經過分析麴菌固體,發現它們約含有50%蛋白質,相較之下,牛排的蛋白質是30%左右,似乎可望解決素食中蛋白質不足的問題。該公司更計劃將成品再混合南瓜、地瓜、蕎麥和馬鈴薯粉等蔬菜,以補充乾糧的脂肪、纖維和其他營養素。
Wild Earth認為他們所產的是無污染的「乾淨蛋白質」,製作流程與日本米酒相似,甚至可以說是用同樣的原料在促使蛋白質生長。酒麴是一種黴菌,相當於麵包師手裡的酵母。放到罈子裡後,混合了糖和其他營養物質,再加上適宜的溫度,酒麴會迅速生長,最後生成一種類似雞蛋或動物性肉食的植物性蛋白。由於酒麴是人們普遍食用的,所以是公認的安全級食品。Wild Earth的供應鏈只有幾種原料,易於追蹤。
犬貓可完全不吃肉?
不過,麴菌雖然看起來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但真的適用於犬貓嗎?那就要先了解對於動物而言,飼料含多少蛋白質才可算高呢?獸醫營養學家Amy Farcas認為,根據經驗法則,對於狗來說,每日食物中含有10至15%的蛋白質為低蛋白飲食,而典型的飲食是20至 35%。高於35% 的任何食物都可以被認為是高蛋白質飲食。但他認為:「狗若是健康,蛋白質攝入量則沒有上限,只要滿足牠們的膳食脂肪方面的需求,就能在高蛋白質飲食中獲得益處。」
可是,單只有麴菌的飲食並不適合貓。相對於犬隻,貓為肉食性動物(Obligate Carnivore),必需吃肉來獲得牛磺酸(taurine)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等營養。Farcas 補充說:「貓確實可以忍受一定分量的植物食材,但牠們對蛋白質或脂肪的需求遠比狗或人類要高。」當然Wild Earth這家新創公司也有解決之道,正在開發一種由培養的小鼠細胞製成,完全在實驗室生長的人造肉類貓糧。
雖然目前高科技種植蔬菜十分盛行,但對於完成誕生自實驗室的高科技寵物食品來說,要如何贏得家長的心,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畢竟到目前為止,無論是Memphis Meat、Just還是Finless,還沒有任何一家人造肉公司可以在可規模化及可負擔的方式下,做到完全無中生出肉來。現在高端寵物食品的價格已讓人吃不消,有31%的美國犬貓家長抱怨寵物食品價格過高,這種人造肉寵物食品的售價是否家長負擔得起還在未定之天,且雖然目前是生產實驗室寵物食品,但未來勢必要瞄準人類市場,一想到給自家毛孩吃的是人造肉,家長多多少少還是會有心理障礙,更不用說日後自己願不願意吃這種人造肉了。如果用小鼠細胞做人造肉給貓吃可行,那用和牛細胞做人造肉給人吃可行嗎?
事實上,素食飼料並不是新鮮事,早就存在於市場上。在過去也有不少研究是針對長期純素的犬貓健康研究,一項以300隻狗兒餵食素食的調查發現有許多狗兒有健康的問題,也有許多隻狗兒因而死亡。這些問題都視餵食素食的時間愈久,問題愈增加。心臟病,特別是擴張型心肌病變,只是其中一種素食者的營養缺乏所導致。即使是市售商業素食乾狗糧也無法保證滿足你家狗兒的營養需求,牛磺酸( Taurine )尚未被列為狗兒飲食的必須營養,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當餵食不充分的這種必須氨基酸,狗兒會發展出心臟疾病,而這種氨基酸只能從肉類中攝取。
而針對市售寵物素食飼料及罐頭成份是否營養均衡的最新的一個研究是發表於2015年美國獸醫學會期刊的論文,針對市售素食飼料及罐頭中的蛋白質、氨基酸進行研究,也得出重要的結論: 大多數的素食飼料都無法完全符合AAFCO所規範的標準,且氨基酸的量也遠低於犬貓日常所需。所以當餵食犬貓這類素食飼料時更需定期監控營養是否足夠,以免造成永久的損害。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篇<狗以食為天 16>犬貓可以吃全素嗎?
當你的毛孩吃素而看起來健康,你絕不會知道牠的心臟正在受損當中,或是會有其他潛在的問題發生,直到你發現時,為時已晚。
回到標題,犬貓真的需要素食肉或人造肉嗎?而身為家長的你,又願意付出多少成本來取得素食肉或人造肉給你的毛孩?記得還要加上隱形的醫療成本才是最終付出的總成本!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225610